【国色天香形容的是那种花】“国色天香”是一个常用于形容花卉美丽、香气迷人的成语,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正封的《咏牡丹》:“国色朝酣酒,天香夜染衣。”诗中所指的“国色天香”原是形容牡丹花的高贵与芬芳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成语虽然也常被用来形容其他花卉,但其最初的本意仍是指牡丹。
总结: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出处 | 唐代李正封《咏牡丹》 |
| 最初形容的花 | 牡丹 |
| 含义 | 形容花朵艳丽、香气浓郁,象征高贵与美丽 |
| 现代使用 | 虽可用于其他花卉,但本意仍指牡丹 |
| 文化意义 |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牡丹被视为富贵、吉祥的象征 |
补充说明:
“国色天香”之所以最初用来形容牡丹,是因为在古代,牡丹被誉为“花中之王”,其花大色艳、香气浓郁,极具观赏价值。尤其是在唐代,牡丹盛极一时,成为皇室贵族喜爱的花卉,因此“国色天香”便成了对它的赞美之词。
虽然现代人有时也会用“国色天香”来形容其他花卉,如梅花、兰花等,但从文学和历史的角度来看,它最准确的指向仍然是牡丹。这也提醒我们在使用成语时,应了解其来源和本意,以避免误解或误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