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亭偶题原文及翻译】《南亭偶题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,虽非其最著名的作品,但因其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仍值得细细品味。以下是对该诗的原文、翻译以及。
一、原文
> 南亭偶题
> 李商隐
春日南亭坐,
花香入酒杯。
风来人自醉,
梦断客心哀。
山远云边路,
江深月下台。
谁怜孤影夜,
独对一灯开。
二、白话翻译
春天的午后坐在南亭中,
花香飘进酒杯里。
微风吹来,人便醉了,
梦醒时,心中却满是哀愁。
远处的山在云雾之外,
江水深处,月光洒在亭台上。
有谁会怜惜这孤独的身影?
独自一人,面对着一盏灯火。
三、
《南亭偶题》通过描绘春日南亭的自然景色,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。诗中“花香入酒杯”、“风来人自醉”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氛围,而“梦断客心哀”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落寞与忧伤。后两句以景结情,强化了全诗的凄清意境。
四、内容对比表格
诗句 | 原文 | 白话翻译 | 情感表达 |
春日南亭坐 | 春日南亭坐 | 春天的午后坐在南亭中 | 安静、闲适 |
花香入酒杯 | 花香入酒杯 | 花香飘进酒杯里 | 诗意、惬意 |
风来人自醉 | 风来人自醉 | 微风吹来,人便醉了 | 自然、沉醉 |
梦断客心哀 | 梦断客心哀 | 梦醒时,心中却满是哀愁 | 孤独、失落 |
山远云边路 | 山远云边路 | 远处的山在云雾之外 | 幽远、辽阔 |
江深月下台 | 江深月下台 | 江水深处,月光洒在亭台上 | 寂静、冷清 |
谁怜孤影夜 | 谁怜孤影夜 | 有谁会怜惜这孤独的身影? | 孤独、哀婉 |
独对一灯开 | 独对一灯开 | 独自一人,面对着一盏灯火 | 冷清、寂寞 |
五、结语
《南亭偶题》虽篇幅不长,但情感细腻,意境深远。诗人借景抒情,将春日的美景与内心的孤寂巧妙结合,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。此诗不仅体现了李商隐对自然的热爱,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