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深恶痛绝意思】“深恶痛绝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端厌恶和憎恨。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、文学作品甚至新闻报道中都有广泛的应用。为了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,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成语解析
成语名称:深恶痛绝
拼音:shēn wù tòng jué
字面意思:深为憎恶,极为痛恨。
感情色彩:贬义词
使用场合:形容对某人、某事、某种行为或现象极度反感和不满。
二、成语来源
“深恶痛绝”出自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民之多怨,非一日之积也,乃有司不以实,而欲以文辞加之,故民深恶痛绝。”
意思是说,百姓的怨恨不是一天两天积累起来的,是因为官吏没有如实处理问题,反而用言辞加害于民,因此百姓对这些行为感到极度痛恨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深仇大恨、咬牙切齿、怒不可遏、痛心疾首 |
反义词 | 喜爱不已、心悦诚服、甘之如饴、欣然接受 |
四、使用示例
示例句子 | 解析 |
他对这种虚伪的行为深恶痛绝。 | 表达了对虚伪行为的强烈反感。 |
她对那些欺骗他的人深恶痛绝。 | 强调了对欺骗行为的极度憎恨。 |
这种腐败现象让群众深恶痛绝。 | 描述了社会现象引发的普遍愤怒。 |
五、常见误用
1. 滥用范围:有些人会将“深恶痛绝”用于轻微的不满,比如“我对今天的天气深恶痛绝”,这不符合该成语的语义强度。
2. 混淆对象:该成语通常用于对人或行为的批评,不宜用于对自然现象或无意识行为的描述。
3. 语气不当:使用时要注意上下文语气,避免过于夸张或不合语境。
六、总结
“深恶痛绝”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,用来表达对某事物的极端厌恶和痛恨。它不仅在书面语中常见,在口语中也有一定的使用频率。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绪和态度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深恶痛绝 |
拼音 | shēn wù tòng jué |
含义 | 极度憎恶、痛恨 |
感情色彩 | 贬义 |
来源 | 《汉书·王莽传》 |
近义词 | 深仇大恨、咬牙切齿 |
反义词 | 心悦诚服、欣然接受 |
使用场景 | 对人或行为的强烈反感 |
常见误用 | 滥用范围、混淆对象、语气不当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深恶痛绝”不仅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,更是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。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,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与恰当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