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墨池记原文及翻译】《墨池记》是北宋文学家曾巩所写的一篇散文,文章借“墨池”这一自然景观,引申出对书法艺术与人品修养之间关系的思考。文章语言简练,寓意深远,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人格修养的重视。
一、
《墨池记》以“墨池”为题,通过描述墨池的来历与传说,引出对王羲之书法成就的赞美,并借此表达对学习态度和品德修养的重视。文章结构清晰,先述墨池之名由来,再讲王羲之苦学成才的故事,最后点明“书非笔墨之事,乃心志之所寄”的主旨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墨池者,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之故居也。 | 墨池,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的故居所在地。 |
池水清而深,其旁有石,刻曰:“此池乃羲之洗笔处。” | 池水清澈而深邃,旁边有一块石头,上面刻着:“这是王羲之洗笔的地方。” |
或曰:羲之尝书《兰亭序》,后人因以名其池。 | 有人说:王羲之曾经书写《兰亭序》,后人因此称此池为“墨池”。 |
然予观其迹,非特书也,乃心志之所寄。 | 但我观察他的字迹,不只是书法,更是他心志的寄托。 |
夫书,非笔墨之事,乃心志之所寄。 | 书法,不仅仅是笔墨的技巧,而是内心志向的体现。 |
学书者,当知其本,而不徒求其形。 | 学习书法的人,应当知道它的根本,而不是只追求外表。 |
若夫天资聪颖,不加勤学,则虽有才,终无所成。 | 如果天生聪明但不勤奋学习,即使有才华,最终也不会有所成就。 |
故曰:书贵在勤,功贵在恒。 | 所以说:书法贵在勤奋,成功贵在坚持。 |
三、文章主旨归纳
《墨池记》通过讲述王羲之与墨池之间的故事,强调了书法不仅是技艺,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。文章倡导勤奋学习、注重内在修养,提醒人们不要只追求表面形式,而应深入理解书法背后的文化与人格力量。
四、总结
《墨池记》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,不仅记录了历史遗迹,更传达了深刻的教育意义。它告诉我们,真正的学问与艺术,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内心的坚定。无论是在书法还是其他领域,唯有专注与坚持,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《墨池记》的文学价值或书法文化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