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给与和给予是什么意思】“给与”和“给予”这两个词在汉语中都表示“把某物交给别人”的意思,但它们在使用习惯、语体色彩和搭配对象上存在一些差异。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或口语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两个词。
一、总结说明
| 项目 | 给与 | 给予 |
| 词性 | 动词 | 动词 |
| 常用语体 | 较书面化、正式 | 口语和书面语通用 |
| 搭配对象 | 多用于抽象事物(如权利、利益、机会等) | 适用于具体或抽象事物 |
| 语义侧重 | 强调“给予的客观行为” | 强调“给予的主观意愿” |
| 使用频率 | 相对较少 | 使用广泛 |
二、详细解释
1. 给与
“给与”是一个较为书面化的词语,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。它强调的是“将某物交出”的动作,尤其多用于抽象的概念,如权力、利益、帮助、支持等。
- 例句:
- 国家给与公民一定的权利。
- 他给与我很多宝贵的意见。
> 注意:“给与”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,多数情况下会被“给予”替代。
2. 给予
“给予”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词,既可用于口语,也可用于书面语。它表达的是“主动提供、施加某种东西”的意思,既可以指具体的物品,也可以指抽象的概念。
- 例句:
- 我给了他一本书。
- 她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。
> “给予”比“给与”更自然、更常见,尤其是在日常交流中。
三、对比分析
| 对比点 | 给与 | 给予 |
| 语体 | 正式、书面 | 口语、书面皆可 |
| 频率 | 较少 | 常见 |
| 适用范围 | 抽象事物为主 | 具体与抽象皆可 |
| 情感色彩 | 中性 | 略带情感色彩 |
四、使用建议
- 在正式文件、学术文章中,可以适当使用“给与”,但需注意上下文是否合适。
- 在日常交流、写作中,优先使用“给予”,更加自然流畅。
- 如果不确定用哪个词,可以先尝试“给予”,通常不会出错。
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,“给与”和“给予”虽然意思相近,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是有细微差别。掌握这些区别,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