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诗蝉注音版及讲解】《古诗蝉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著名诗作,全诗以“蝉”为意象,借物抒怀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与内心深处的孤独感。这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历来被广泛传诵和研究。
以下是对《古诗蝉》的注音版及详细讲解,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与情感内涵。
一、原文及注音
| 诗句 | 注音 | 释义 |
| 本以高难饱 | běn yǐ gāo nán bǎo | 我本来因为身居高位而难以吃饱(比喻清高却生活困顿) |
| 徒劳恨费声 | tú láo hèn fèi shēng | 空自哀怨,徒劳地发出声音(表达内心的不满与无奈) |
| 五更疏欲断 | wǔ gèng shū yù duàn | 五更天时,鸣声稀疏几乎中断(暗示夜深人静,孤独无依) |
| 一树碧无情 | yī shù bì wú qíng | 一树碧绿的叶子却毫无情意(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冷落) |
二、诗歌讲解
《古诗蝉》通过描写蝉的生存状态,寄托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。诗中“本以高难饱”一句,表面写蝉因栖身高枝而难以觅食,实则暗喻诗人自己虽有才学却不得重用,生活艰难;“徒劳恨费声”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愤懑,即使努力发声也无人倾听。
后两句“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”,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蝉声的微弱,同时“一树碧无情”更是将自然界的冷漠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,增强了整首诗的凄凉氛围。
三、总结
《古诗蝉》是一首借物言志的佳作,李商隐以蝉自喻,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失意与内心的孤独。诗中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,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。
通过注音与讲解,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基调与艺术价值,从而更好地体会古人的心境与情怀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李商隐其他作品或古诗赏析,欢迎继续关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