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骨碎补是什么植物】骨碎补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,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。它在中医中被广泛用于治疗骨折、跌打损伤、风湿痛等病症。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“骨碎补是什么植物”进行简要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。
一、
骨碎补,学名为 Drynaria fortunei(Kunze)J.Sm.,属于蕨类植物门,鳞毛蕨科,骨碎补属。其主要药用部位为干燥的根茎和叶柄残基。骨碎补多生长于山地林下或岩石缝隙中,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。
在中医理论中,骨碎补性味苦、甘、温,归肝、肾经,具有活血化瘀、续筋接骨、强筋健骨、祛风止痛等功效。常用于治疗骨折、骨裂、关节疼痛、腰膝酸软等症状。现代研究也表明,骨碎补含有多种活性成分,如黄酮类、皂苷类化合物,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促进骨骼修复等作用。
由于其独特的药效,骨碎补在中药制剂中应用广泛,如骨碎补片、骨碎补胶囊等。同时,在民间也有将其作为食疗材料使用的传统。
二、骨碎补相关资料汇总表
| 项目 | 内容 |
| 中文名称 | 骨碎补 |
| 学名 | Drynaria fortunei (Kunze) J.Sm. |
| 科属 | 鳞毛蕨科 / 骨碎补属 |
| 性味 | 苦、甘、温 |
| 归经 | 肝、肾经 |
| 功效 | 活血化瘀、续筋接骨、强筋健骨、祛风止痛 |
| 主治 | 骨折、跌打损伤、风湿痛、腰膝酸软 |
| 药用部位 | 根茎及叶柄残基 |
| 分布地区 | 中国南方、东南亚等地 |
| 现代研究 | 含黄酮类、皂苷类物质,具抗氧化、抗炎、促进骨骼修复作用 |
| 常见制剂 | 骨碎补片、骨碎补胶囊等 |
| 民间用途 | 食疗、外敷 |
三、结语
骨碎补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,不仅在中医临床中有重要地位,也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前景。了解其来源、功效与使用方法,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