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顾炎武与友人书原文及翻译】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,其著作《日知录》影响深远。他在《与友人书》中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、对学问的态度以及对朋友的劝勉。这篇文章语言质朴,思想深刻,体现了顾炎武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精神。
一、文章总结
《顾炎武与友人书》是一篇书信体散文,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:
1. 对时局的感慨:顾炎武感叹国家动荡、人心不稳,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。
2. 对学问的态度:强调治学要严谨、求实,反对空谈心性。
3. 对友人的劝勉:鼓励友人坚持学问,不为权势所动,保持独立人格。
4. 个人志向的表达:表明自己虽身处乱世,仍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| 原文 | 翻译 |
| 顾炎武与友人书 | 顾炎武写给朋友的一封信 |
| 今之学者,或以诗赋为业,或以辞章为工,而不务本原,徒事浮华。 | 当代的学者,有的以诗赋为职业,有的以辞章为技艺,却不注重根本,只追求表面的华丽。 |
| 夫学,所以明道也;道,所以济世也。 | 学问,是用来阐明道理的;道理,是用来治理世事的。 |
| 今之士,或以利禄为趋,而忘其本心。 | 现在的士人,有的以功名利禄为追求,而忘记了本心。 |
| 吾尝言:“读书不多,无以应变;见闻不广,无以通理。” | 我曾说过:“读书不多,就无法应对变化;见识不广,就无法通晓道理。” |
| 今观诸君,皆有志于学,然或溺于俗务,或困于利欲,未得其要。 | 看你们诸位,都有志于学问,但有的人沉溺于琐事,有的人被利益欲望困扰,未能掌握关键。 |
| 愿诸君勿忘初心,慎终如始,庶几可成大器。 | 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初心,始终如一,或许可以成为有用之才。 |
三、结语
《顾炎武与友人书》虽然篇幅不长,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现实意义。它不仅是对友人的劝勉,更是对当时士人阶层的一种警醒。顾炎武主张学问应服务于社会,强调学者的责任与担当,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。
通过本文,我们可以感受到顾炎武对学问的执着、对理想的坚守,以及他对后辈的殷切期望。他的文字虽朴实无华,却字字千钧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