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寡廉鲜耻是什么意思】“寡廉鲜耻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廉耻心,行为不检点,不知羞耻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道德低下、没有底线的人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含义 |
| 寡 | 少,缺乏 |
| 廉 | 廉洁、有操守 |
| 鲜 | 少,不多 |
| 耻 | 羞耻 |
合起来,“寡廉鲜耻”就是指一个人缺乏廉洁和羞耻之心,行为卑劣,道德败坏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人而无仪,不死何为?……寡廉鲜耻,不知礼义。”
- 用法:多用于书面语,常用于批评他人或自省时使用。
- 近义词:不知羞耻、无耻之徒、道德沦丧
- 反义词:知书达理、品行端正、有廉耻之心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| 场景 | 例句 |
| 批评他人 | 他为了利益不择手段,真是寡廉鲜耻。 |
| 自我反思 | 我不该在公众场合做出如此失态的行为,真是寡廉鲜耻。 |
| 文章评论 | 这篇文章内容低俗,作者可谓寡廉鲜耻。 |
四、总结
“寡廉鲜耻”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的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道德低下、不知羞耻。它不仅表达了对个人行为的不满,也反映了社会对道德标准的重视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注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,避免成为“寡廉鲜耻”的人。
文章小结:
“寡廉鲜耻”意为缺乏廉耻之心,常用于批评道德败坏之人。通过了解其含义、出处及使用场景,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,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准确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