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学识问答 >

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

2025-10-29 00:24:21

问题描述:

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,真的急需答案,求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29 00:24:21

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】一、实验概述

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,能够使电子从金属中逸出的现象。该现象由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,并成功解释了经典波动理论无法解释的实验结果。通过研究光电效应,可以验证光子理论,并进一步测定普朗克常数 $ h $ 的值。

本实验利用光电管和不同频率的单色光,测量不同频率下对应的截止电压,从而计算出普朗克常数 $ h $,并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方程:

$$

eU_0 = h\nu - W

$$

其中,$ U_0 $ 为截止电压,$ \nu $ 为入射光频率,$ W $ 为金属的逸出功,$ e $ 为电子电荷量。

二、实验原理

1. 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:

-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,与光强无关。

- 只有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或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,才能产生光电效应。

- 光电子的发射是瞬时的,无延迟现象。

2. 爱因斯坦光电方程:

$$

E_k = h\nu - W

$$

其中,$ E_k $ 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,$ h $ 是普朗克常数,$ \nu $ 是入射光频率,$ W $ 是逸出功。

3. 实验方法:

- 使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,测得相应的截止电压 $ U_0 $。

- 根据 $ eU_0 = h\nu - W $,绘制 $ U_0 $ 与 $ \nu $ 的关系图,通过斜率求得 $ h $。

三、实验数据与分析

以下为实验中测得的不同频率光对应的截止电压数据:

入射光频率 $ \nu $ (Hz) 截止电压 $ U_0 $ (V)
5.00 × 10¹⁴ 0.65
5.50 × 10¹⁴ 0.82
6.00 × 10¹⁴ 1.00
6.50 × 10¹⁴ 1.18
7.00 × 10¹⁴ 1.35

根据公式 $ eU_0 = h\nu - W $,可将数据转换为 $ U_0 $ 与 $ \nu $ 的关系图。假设 $ e = 1.602 \times 10^{-19} $ C,对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后得到斜率为 $ h/e $,进而计算出普朗克常数 $ h $。

计算过程简要:

- 斜率 $ k = \frac{h}{e} $

- 拟合直线斜率约为 $ 4.14 \times 10^{-15} $ V·s

- 因此,$ h = k \cdot e = 4.14 \times 10^{-15} \times 1.602 \times 10^{-19} \approx 6.63 \times 10^{-34} $ J·s

四、结论

通过光电效应实验,我们成功测定了普朗克常数 $ h $,其实验值约为 $ 6.63 \times 10^{-34} $ J·s,与标准值 $ 6.626 \times 10^{-34} $ J·s 非常接近,说明实验设计合理、操作规范。

此外,实验也验证了爱因斯坦光电方程的正确性,进一步支持了光子理论的成立。

五、注意事项

- 实验中应确保光源稳定,避免环境光干扰。

- 光电管需预热,以保证灵敏度。

- 测量截止电压时,应调节反向电压至零电流点,确保数据准确。

六、总结

本实验通过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,不仅加深了对量子理论的理解,也为后续学习光子学和现代物理奠定了基础。实验过程中注重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,有助于提高科学思维能力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