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桂枝汤的原方】桂枝汤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,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《伤寒论》,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的代表方剂。其组方严谨,配伍精当,具有解肌发表、调和营卫的功效,广泛应用于感冒、头痛、发热等症状的治疗。
一、桂枝汤的原方组成
根据《伤寒论》原文记载,桂枝汤的原方如下:
| 药物名称 | 用量(原方) | 功效 | 
| 桂枝 | 三两 | 温经散寒,助阳化气 | 
| 芍药 | 三两 | 养血敛阴,调和营卫 | 
| 生姜 | 三两 | 发汗解表,温中止呕 | 
| 大枣 | 十二枚 | 补脾益气,调和诸药 | 
| 甘草 | 二两(炙) | 和中缓急,调和诸药 | 
注:古代“两”为重量单位,换算为现代剂量约为1两=3克,因此原方实际用量约为:桂枝9克、芍药9克、生姜9克、大枣12枚、甘草6克。
二、桂枝汤的适应症与应用
桂枝汤主要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证,即外感风寒引起的表证,常见症状包括:
- 发热
- 汗出
- 恶风
- 头痛
- 鼻鸣
- 干呕
- 脉浮缓
此外,桂枝汤还可用于以下情况:
- 风寒湿痹
- 妇女产后体虚
- 胃肠功能紊乱
- 气血不足导致的面色苍白、乏力等
三、桂枝汤的使用注意事项
1. 禁忌证:凡属里热实证者忌用,如高热、口渴、便秘、脉洪数等。
2. 煎服方法:先煎桂枝、生姜,后入其他药物,去渣取汁,温服。
3. 服用时间:一般在发病初期或症状较轻时使用效果最佳。
4. 配合用药:可根据病情加减,如恶寒重可加麻黄;汗多者可减桂枝。
四、总结
桂枝汤作为《伤寒论》中的经典方剂,不仅体现了中医“辨证论治”的核心思想,也展现了中药配伍的精妙之处。其组成简单,但功效全面,尤其适用于外感风寒、营卫不和的患者。正确掌握其适应症和用法,能够有效发挥其治疗作用。
| 项目 | 内容 | 
| 方剂名称 | 桂枝汤 | 
| 出处 | 《伤寒论》 | 
| 组成 | 桂枝、芍药、生姜、大枣、甘草 | 
| 功效 | 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 | 
| 适应症 | 外感风寒表证、太阳中风证 | 
| 禁忌 | 里热实证禁用 | 
| 煎服方法 | 先煎桂枝、生姜,后入他药,温服 | 
通过合理运用桂枝汤,可以有效改善多种因外感风寒引起的身体不适,是中医临床中不可多得的经典方剂之一。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