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海南红豆树木介绍】海南红豆,学名 Ormosia pinnata,是豆科植物中的一种乔木,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地区,尤其是海南省。因其果实颜色鲜艳、形态美观,常被用作观赏树种和经济作物。海南红豆不仅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,还在文化象征中占据重要地位,常与“相思”联系在一起。
一、海南红豆的基本信息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中文名 | 海南红豆 |
| 学名 | Ormosia pinnata |
| 科属 | 豆科(Fabaceae)红豆属(Ormosia) |
| 分布地区 | 中国南方,尤其是海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 |
| 生长环境 | 常见于热带至亚热带气候区,喜温暖湿润环境 |
| 树高 | 可达10-20米 |
| 树皮 | 灰褐色,有纵向裂纹 |
| 叶片 | 羽状复叶,叶片呈椭圆形或卵形 |
| 花期 | 春季至夏季 |
| 花色 | 白色或淡黄色 |
| 果实 | 红色或橙红色的荚果,内含种子 |
| 用途 | 观赏、木材、药用、文化象征(如“红豆生南国”) |
二、海南红豆的生态与文化价值
海南红豆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树种,能够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生长,尤其适合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。其根系发达,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,因此在生态修复工程中也有一定应用。
在文化上,海南红豆因“红豆生南国”的诗句而广为人知,成为爱情与思念的象征。古代诗人常用红豆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,这种文化内涵使得海南红豆不仅仅是一种植物,更承载了深厚的情感意义。
此外,海南红豆的木材坚硬耐用,可用于制作家具和工艺品;其果实和种子也具有一定药用价值,民间常用于清热解毒、利尿等。
三、种植与养护要点
- 光照:喜阳光充足环境,忌长期阴蔽。
- 水分:耐旱性较强,但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。
- 土壤:以疏松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。
- 修剪:可适当修剪枝条,促进树冠均匀生长。
- 病虫害防治:注意防治蚜虫、红蜘蛛等常见害虫。
四、结语
海南红豆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,更是生态与文化的重要载体。无论是从植物学角度还是人文意义上,它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保护。在现代城市绿化和传统园林建设中,海南红豆正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