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广西巴马香猪简介】广西巴马香猪,又称“瑶山香猪”,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的特色地方品种猪种。因其肉质细嫩、香味浓郁、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青睐,被誉为“世界珍稀猪种”之一。巴马香猪不仅在本地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,近年来也逐渐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。
巴马香猪以其独特的生态养殖环境和自然放养方式著称,主要分布在巴马县的山区地带,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天然饲料资源。这种猪种体型较小,生长周期较长,一般需要12个月以上才能达到出栏标准,因此其肉质更加紧实、风味更佳。
以下是关于广西巴马香猪的一些基本信息总结:
| 项目 | 内容 |
| 中文名称 | 巴马香猪 |
| 别名 | 瑶山香猪、巴马黑猪 |
| 原产地 |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 |
| 分类 | 地方猪种 |
| 体型特征 | 体型较小,成年体重约50-70公斤 |
| 毛色 | 黑色或灰黑色,部分个体有白点 |
| 生长周期 | 一般需12个月以上 |
| 饲养方式 | 自然放养、以青饲料为主 |
| 肉质特点 | 细嫩多汁、香味浓郁、脂肪含量低 |
| 营养价值 | 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|
| 用途 | 供食用,常用于制作烤肉、腊肉等 |
| 保护级别 |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|
巴马香猪不仅是巴马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,也是当地文化与生态结合的象征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,巴马香猪的市场价值也在不断提升。未来,如何在保持传统养殖方式的基础上,进一步推广和保护这一珍贵猪种,将是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方向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