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学识问答 >

汗牛充栋的典故与故事

2025-11-03 03:54:14

问题描述:

汗牛充栋的典故与故事,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,帮个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3 03:54:14

汗牛充栋的典故与故事】“汗牛充栋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用来形容书籍极多,多得连牛都累得出汗,堆满屋子。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中频繁出现,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。以下是对“汗牛充栋”这一成语的详细解读与相关故事的整理。

一、成语释义

成语 汗牛充栋
出处 唐·柳宗元《陆文通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
释义 形容书籍极多,数量庞大,多到让人感到惊讶。
用法 多用于形容藏书丰富或著作众多,常用于文学、学术领域。

二、典故来源

“汗牛充栋”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《陆文通墓表》,原文如下:

> 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:他所写的书,放在屋里能塞满屋梁,运出去时要累得牛出汗、马流汗。

柳宗元借此称赞陆文通学识渊博,著述颇丰,作品之多令人惊叹。

三、相关故事

故事名称 内容简介
陆文通的著作 陆文通是唐代一位学者,一生致力于著书立说,留下大量作品。他的书多到需要大量人力运输,甚至让牛马都累得出汗,因此被柳宗元称为“汗牛充栋”。
古代藏书家的故事 古代许多藏书家如郑樵、晁公武等,都以藏书丰富著称。他们的藏书量之大,常被后人用“汗牛充栋”来形容。
科举考试的书籍 在科举盛行的年代,考生需要研读大量经典,书籍之多也常被形容为“汗牛充栋”,反映了当时读书人的学习压力。

四、现代应用与演变

在现代社会,“汗牛充栋”依然广泛使用,但更多地用于比喻信息量巨大或资料繁多的情况。例如:

- “网络上的信息汗牛充栋,让人难以筛选。”

- “图书馆里的书籍汗牛充栋,堪称知识的宝库。”

此外,该成语也被用于形容某人写作或研究成果丰富,如:

- “这位作家的作品汗牛充栋,深受读者喜爱。”

五、总结

“汗牛充栋”作为汉语中的经典成语,不仅具有生动的形象感,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。它最初源于对个人著作数量的赞美,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书籍或信息量巨大的常用表达。通过了解其出处、典故及现代用法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含义,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表格总结:

项目 内容
成语 汗牛充栋
出处 唐·柳宗元《陆文通墓表》
释义 形容书籍极多,多得让人惊叹
典故来源 赞扬陆文通著作丰富,书籍多到需牛马运输
相关故事 陆文通、藏书家、科举书籍等
现代用法 描述信息、资料或作品数量庞大
文化意义 展现中华文化对知识积累的重视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