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五夜望月古诗意思解释】《十五夜望月》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夜景的七言绝句。诗中通过描绘月夜的静谧与美好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是中秋节诗词中的经典之作。
一、诗歌原文
十五夜望月
唐·王建
庭前柏树影婆娑,
月照空庭夜色多。
今夜月明人尽望,
不知秋思落谁家?
二、诗歌
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,描绘了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,同时借景抒情,流露出诗人对亲人深切的思念。诗中“不知秋思落谁家”一句,将情感升华,使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无限的遐想。
三、诗句解析(表格形式)
句子 | 字面意思 | 深层含义 | 情感表达 |
庭前柏树影婆娑 | 庭院中的柏树影子摇曳不定 | 描写夜晚庭院的静谧与美丽 | 渲染中秋夜的宁静氛围 |
月照空庭夜色多 | 月光照在空旷的庭院,夜色深沉 | 表现月夜的广阔与孤寂 | 突出孤独感,引出思乡之情 |
今夜月明人尽望 | 今晚月亮明亮,所有人都在仰望 | 说明中秋赏月是传统习俗 | 引出普遍的情感共鸣 |
不知秋思落谁家 | 不知道这秋天的思念会落在谁家 | 表达对远方亲人无尽的思念 | 抒发深切的思乡之情 |
四、总结
《十五夜望月》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诗,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绘,传达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诗中虽未直接提及“思乡”或“团圆”,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淡淡哀愁,正是中秋节最动人的情感所在。其语言朴素自然,意境深远,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。